2009年9月17日 星期四

96.11.26 住宅地震保險危險分散機制實施辦法

96.11.26住宅地震保險危險分散機制實施辦法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保四
字第 09602564101  號令修正發布名稱及全文 13 條;並自九十七年一
月一日施行(原名稱:住宅地震保險共保及危險承擔機制實施辦法)
第 1 條    本辦法依據保險法第一百三十八條之一第三項規定訂定之。
           

第 2 條    財團法人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以下簡稱地震保險基金)、財產保險業及專
           業再保險業辦理住宅地震保險(以下簡稱本保險)業務,應依本辦法之規
           定。
           

第 3 條    財產保險業應承保住宅地震危險,其所承保之本保險應全數向地震保險基
           金為再保險。
           地震保險基金依前項規定所承受之危險,應依下列機制分散:
           一、第一層限額新臺幣二十四億元,移轉由本保險共保組織(以下簡稱共
               保組織)承擔。
           二、第二層限額新臺幣五百七十六億元,由地震保險基金承擔及分散。
           前項各層危險承擔限額,均以每一次地震事故保險損失金額為計算基礎。
           所稱保險損失係指承保損失及處理理賠所生之費用。
           第一項再保險之作業規範,由地震保險基金會商中華民國產物保險商業同
           業公會(以下簡稱產險公會)訂定,報經主管機關核定後實施。
           

第 4 條    共保組織由辦理住宅火災保險業務之財產保險業組成。但經主管機關核可
           營業之專業再保險業得向地震保險基金申請同意後加入,以共保方式承擔
           前條第二項第一款之限額。
           共保組織會員之認受成分,包括基本成分及分配成分。基本成分由地震保
           險基金會商產險公會訂定之。分配成分之計算,以各會員過去三年平均之
           住宅火災保險保險費收入占有率為準。
           第一項共保組織之作業規範,由地震保險基金會商產險公會訂定,報經主
           管機關核定後實施。
           

第 5 條    地震保險基金承擔第三條第二項第二款之限額時,應依下列方式辦理:
           一、新臺幣一百七十六億元以下部分,由地震保險基金承擔。
           二、超過新臺幣一百七十六億元至新臺幣三百七十六億元部分,安排於國
               內、外再保險市場或資本市場分散。
           三、超過新臺幣三百七十六億元至新臺幣四百五十六億元部分,由地震保
               險基金承擔。
           四、超過新臺幣四百五十六億元至新台幣五百七十六億元部分,由政府承
               擔,損失發生時由主管機關編列經費需求報請行政院循預算程序辦理
               。
           因發生重大震災,致地震保險基金累積之金額不足支付應攤付之賠款,為
           保障被保險人之權益,必要時地震保險基金得請求主管機關會同財政部報
           請行政院核定後,由國庫提供擔保,以取得必要之資金來源。
           

第 6 條    本保險同一次地震事故合計應賠付之保險損失總額超過各層危險承擔限額
           之合計總額時,按比例削減賠付被保險人之賠款金額。
           本保險各層危險承擔限額,由地震保險基金視本保險之投保、理賠情形,
           定期檢討研提方案報請主管機關適時調整。
           第一項地震事故,於保險期間內連續七十二小時內發生二次以上時,視為
           同一次事故。
           

第 7 條    本保險之保險金額以房屋之重置成本為計算基礎,每戶最高以新臺幣一百
           二十萬元為限。
           被保險房屋因地震造成全損時,財產保險業除保險金額外,並支付臨時住
           宿費用,每戶為新臺幣十八萬元。
           前二項金額得由地震保險基金視本保險之投保、理賠情形,報請主管機關
           適時調整。
           

第 8 條    本保險於被保險房屋因地震造成全損時,依保險金額理賠,無自負額之扣
           減。
           前項所稱全損,指經政府機關、專門之建築、結構、土木及大地等技師公
           會出具證明鑑定或經合格之評估人員評定為不堪居住必須拆除重建、或非
           經修建不能居住且修復費用為重置成本百分之五十以上者。
           前項所稱合格之評估人員,係指參加主管機關指定機構所舉辦之「地震建
           築物毀損評估人員」訓練課程,並領有受訓合格證明之財產保險業理賠人
           員或保險公證人。
           

第 9 條    本保險之保險費採全國單一費率,其費率結構如下:
           一、純保險費,占保險費百分之八十五。
           二、附加費用,占保險費百分之十五。
           本保險之保險費率,由地震保險基金依據風險評估結果及投保、理賠情況
           訂定,報經主管機關核定後公告實施。
           地震保險基金自財產保險業分進之純保險費收入總額,其分配於共保組織
           之純保險費比率,由地震保險基金依據風險評估結果訂定之。
           地震保險基金分進之純保險費收入總額,於扣除共保組織及國內、外再保
           險市場或資本市場危險分散成本後之餘額,應全數納入地震保險基金累積
           處理。
           本保險之附加費用用途分配應至少包括簽單公司費用、地震保險基金管理
           費用及提存信用風險準備與再保險市場或資本市場危險分散成本之預留調
           整準備等四項。信用風險準備與危險分散成本之預留調整準備歸屬於地震
           保險基金,其提存及收回依主管機關指定之方式辦理。
           前項附加費用分配,由地震保險基金會商產險公會訂定,報主管機關核定
           後實施。
           第五項所稱信用風險準備為指地震保險基金為因應簽單公司、共保組織會
           員、再保險人、再保險經紀人違約所致損失之風險所提存之準備。
           

第 10 條   本保險共保組織會員每年底應就當年度共保分進純保險費收入減除攤付賠
           款後之餘額,全數提存為本保險特別準備金。
           本保險特別準備金除當年度前項餘額為負數時,得就不足部分之金額收回
           外,不得收回。
           財產保險業及專業再保險業承擔第五條第一項第二款之危險時,不適用前
           二項規定。
           

第 11 條   共保組織會員停止經營本保險業務時,仍應按當年度共保認受成分認受至
           當年底止之簽單業務,屆時其認受成分之未了責任移轉由其他共保組織會
           員承擔。
           共保組織會員因停業清理、解散時,其所遺當年度認受成分自主管機關公
           告之停業清理、解散日起,移轉由其他共保組織會員承受。移轉方式由共
           保組織會員開會決定。
           共保組織會員因合併成為消滅公司,其所遺當年度認受成分,應併由存續
           公司承接。
           

第 12 條   財產保險業及地震保險基金辦理本保險承保、理賠及會計處理事宜,除法
           令另有規定外,應分別依據住宅地震保險承保理賠作業處理要點及保險業
           辦理住宅地震保險會計處理原則為之。
           地震保險基金辦理本保險業務稽查事宜,應依據住宅地震保險業務稽查作
           業規定為之。
           前二項所列處理要點、處理原則及作業規定,由地震保險基金會商產險公
           會訂定,報經主管機關核定後實施。
           

第 13 條   本辦法自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一月一日施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追蹤者

網誌存檔

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簡單的保險原理.....所有的複雜都從簡單開始